我們來到兩邊都是一大片禾苗的鄉村小道上,我引導女兒認真觀察禾苗的長勢、禾葉上的露珠怎樣。還看見禾苗上有什么昆蟲:例如蜘蛛、蝸牛等,還有飛來飛去的小蜻蜓。
星期五放學回來,女兒說:“媽媽,這個星期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,題目是《____的早晨》。可以寫廣場的早晨、山村的早晨等。”我說:“那你明天早點起床,我帶你去感受一下山村的早晨。”“我不去,我自己想象一下就可以把作文寫出來。反正老師以后會發打印好的作文給我背誦的。”
這怎么行呢?想象一下怎么能把作文寫好,哪來的真情實感?我無語。但我心里有一個固執的想法,明早一定要叫醒她。
第二天才六點多,天已大亮。我來到女兒的床前,對她說:“女兒,起床了,你還要打小鼓噢!”聽到打小鼓,女兒睜開睡意朦朧的雙眼:“現在幾點了?”女兒對于學校安排的打小鼓是很積極的。“快七點了!我帶你去黎灘壩鄉村騎自行車,順便觀察一下山村的早晨,回來再去學校打小鼓,好不好?”女兒喜歡騎自行車,聽我這么一說,立即同意了。
我知道,說順便去觀察山村的早晨,其實主要就是去干這事嘛!我帶上女兒的練習本、筆出門了,可以邊觀察邊記錄下看到的事物,我也不知道這樣做好不好。
我們來到兩邊都是一大片禾苗的鄉村小道上,我引導女兒認真觀察禾苗的長勢、禾葉上的露珠怎樣。還看見禾苗上有什么昆蟲:例如蜘蛛、蝸牛等,還有飛來飛去的小蜻蜓。我問女兒:“小蜻蜓在干什么?”女兒說:“它在找它的孩子呢!”“蜻蜓飛著,給人的感覺怎樣?”“很輕柔唄。”“那你就可以說‘蜻蜓這么輕柔地飛著,它怕驚醒禾苗的夢’。”女兒露出贊許的表情,我也為自己想出了這個好句子而得意洋洋。
然后,我引導女兒從近到遠仔細地觀察:從近處的禾苗到遠處的燕子、樹林中的小鳥;并且教她怎樣去觀察禾苗、冬瓜花、燕子等;最后觀察周圍的事物。我叫女兒觀察附近的農民伯伯在干什么,碰巧有一位學生從我們的身旁走過,我也叫女兒寫進作文里去。
哈!不會寫作文的我來教女兒寫作文,方法肯定很差勁,讓大家見笑了。然而通過實地觀察和思考,我覺得我也有收獲——我懂得了以后怎樣去啟發、輔導小朋友寫作文了。
(2013年4月)
作者簡介:劉蘭輝,教師,梅州市作家協會會員,本文選自劉蘭輝散文集《歲月情長》。